看得沈寄都涌起几分想吃的念头。
贤妃见她目光从桌面扫过,笑道:“吃吃,别客气。在本宫这儿不用讲那么多礼数,咱们也不是外人。”
八皇子立即殷勤的用小碟子给沈寄装了几样拿过来,“魏夫人,尝尝。”
沈寄便当真没客气的接了过来。依芙叶所说,这位贤妃是很不喜欢别人客套的。
她用银箸夹着点心小口吃着,还能抽空回答贤妃的问题。
“听说你们三月间就要乘船南下,一路游玩。会去本宫的故乡么?”
“娘娘可是有东西要捎带给家人、亲朋?臣妇听明哥,哦,就是写娘娘手里这本游记的人说那是一处极美的地方。臣妇也想去看看。那人是臣妇的小叔子。”
第738章
贤妃看正和小豆沙分享点心的八皇子一眼, “你怎么没告诉母妃?”
“那不是怕母妃又认为,儿臣是因为这是小豆沙叔叔写的才极力推荐么。您看过也喜欢吧?”
贤妃道:“本宫看过还想召人进宫问问的。既然是夫人的小叔子,怕是年岁上不合适了。罢了!嗯, 既然你们有去看看的打算, 本宫倒是真想给家中父母、兄弟捎带些东西去。回头要是通过驿站传递,又是个事儿。而且以赏赐的名义送去, 也不是本宫的本意。”
沈寄点头,“那回头八皇子肯定要来送小豆沙的, 让他带出来就是了。”
以前她也没怎么跟贤妃私下接触过,只听小豆沙回来讲起一些。
这么相处一会儿, 倒是有些明白皇帝为什么喜欢她了。她活得很真, 在宫里比较难得。
而且正好出现在皇帝有余力保护住她这份真的时机。
但沈寄可不会认为,贤妃就是一味的只是以活得真实在宫里立足。
如小亲王说说,她真的不是扮猪吃老虎。但她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智慧。
不然, 这个年岁、这个心性的女子在宫里其实也是不缺的。
贤妃在皇族中只和芙叶比较交好, 那是因为皇族中她能时常接触到的、唯有芙叶是对人完全无害的。
母子俩从不卷入任何的争斗, 就做与人无害的宠妃和得宠却有分寸的小儿子。
在皇帝对八皇子与小豆沙的事有了暗示之后,她也能立即抓住机会。
在帝后之间夹缝偷生却能左右逢源, 也是一种智慧。
再说上头还有太后呢, 却也从来没认为她是专为惑人的狐媚女子。反倒觉得她没有野心也好。
心有所好却从不出口,以免留下骂名或者是替帝皇有时的不明智举动背黑锅……
“咦, 本宫跟你说了半天话,也没见反胃。看来真如你所说,不要总是纠结,情况要好得多。”贤妃有些欢喜的道。
实在是这些日子被折腾得够呛啊。
没见那边宫女们给八皇子、小豆沙摆放吃食都离远远儿的么。就是怕她突然又……坏了两小的食欲。
听到贤妃前半句, 沈寄扯了扯嘴角。什么叫跟我说了半天也没反胃?
她算是领教到贤妃的‘直’了。
小豆沙放下糕点跑过来,欢喜道:“娘娘, 您好些了?”
贤妃点头,“是啊,好些了。”
沈寄问了一下宫女,得知之前太医来给贤妃扎了几针,又教了几个宫女按揉穴道。
想来是那个起了作用,然后贤妃和自己说话,说起故乡很是投入,注意力被转移了也有所帮助。
她把这个想法说给贤妃听。
贤妃点点头,“想来是这样。不过开了一扇窗感觉也好些了。”
沈寄就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个时代就讲究病人啊、虚弱的人不要见风那套。她在家是势必要保持空气通畅的,要是有炭盆更加。
“既然太医的法子有效,那娘娘以后想必会好过许多。”
沈寄看小豆沙也吃饱了,而且她在贤妃宫中呆的时间也不短了。
便告辞道:“时辰不早,臣妇和小女就告辞了。”
贤妃点头,“去吧。”一边吩咐宫女送出去。
当晚帝后一同莅临,贤妃笑着说起沈寄陪她讲故乡的人情地理。让她转移了注意力,孕吐的状况都减轻了。
求皇帝帮她找一些同乡的妇人来作伴。又说起太医扎针,扎宫女按揉穴位也大有帮助的事儿。
皇后对贤妃是不吃味的,这些年皇帝身边来来去去不知多少人。
她恨淑妃姐妹也不是因为嫉妒。但对沈寄,她心头多少有些心结。
这会儿看贤妃笑着跟皇帝说起她,皇帝很专注的听着不由在心头哂笑。
“臣妾看了小八带回来的游记,本来有意见见著者。可是魏夫人说是她小叔子,那就不合适了。”
皇帝挑眉,她小叔子不是个武将么。倒是听说开了家书肆,难道自己还能写游记?
不对,依魏权的心性,让他写武侠话本还差不多,游记肯定不可能。阿隆和魏权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