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过往那些事也不用特地提起。
半个月后,逆王军队靠近京城,就差一步就要兵临城下了。
太子、皇后、太后、小亲王等一众人等已经撤往了安全的皇家别院。
至于具体是哪处,外人不得而知。
魏楹和沈寄将裴先生裴师母接到住处,赶巧那日在裴家碰上了德叔、德婶便把他们也接了过去。
阿彪哥从军去了,媳妇儿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至少,魏家现在还是有吃有喝的。大家也可以做个伴。
这一日,魏楹进宫去了。
裴先生拿了一卷书晒着冬日暖阳看着。
沈寄和裴师母做针线活儿,德叔、德婶还有老赵头在院子里聊天。
苜蓿在旁边给他们冲茶听他们讲古,院子里静谧而热闹。
外头街上已经没人了,能跑的人都跑了。
拱卫京师的兵马都已经各就各位,京城保卫战即将打响。
苜蓿和沈寄做好了饭菜,请几位老人家吃。
裴先生、裴师母、德叔、德婶还有老赵头,这些都是大了沈寄一大截子年岁的长者。
此时大家在一处,她都当自家长辈敬着。
裴先生欣赏的看了沈寄一眼。
他从前一直觉得沈寄配不上魏楹。出身太低了!
可发生了大乱期间她救下数百条人命的事,再想想慈心会十数年如一日的作为,又有如今的生死相随。
此时大难即将临头,却还淡定自若给他们准备饭食。
他终于认为沈寄能配得上魏楹了。
沈寄这一顿做得可丰盛了,摆了满满的一大桌子。
可惜魏楹没口福,还在宫里回不来。
德婶笑盈盈的,“真没想到这个时候还能吃到魏夫人做的饭菜。”
沈寄笑着给她夹了一块红烧肉,“德婶你还是叫我寄姐吧,什么夫人不夫人的。”
德婶已然老眼昏花,不然方才一定会去厨房打下手。
都这会儿了,裴先生自然不会再教训她什么礼仪规矩。
说不定,这就是他们最后一餐了。
之前听说叛军距离京城不到百里了。
德婶应了一声,低头吃着醇厚的、肥而不腻的红烧肉。
沈寄教过她的手艺,她教给儿媳了。
这些年靠着那个小饭馆,他们一家过得着实不错。
只可惜一场大乱,小饭馆也就此关门。
他们的年岁要回乡,搞不好就是死在半路。
那日去见旧主,没想到遇上魏楹和沈寄。
把他们老两口也一道接了过来住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