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二两娘子 第165节(1 / 2)

再说了,自己不是还带了这么多人么。

有自家的小厮,有志远镖局的镖师,还有十一叔特地派来一路保护的人。

而且,并不是都一道走,跟着她马车走的就是自家小厮。

其他的人,镖局的扮作走镖远远缀着。

十一叔府上的人扮作了行商先行一步。

大家相隔不远,有什么马上可以来帮忙。

晚间基本也是住在一个客栈里,包三个院子。

能挨在一起就挨在一起,不行只要比较近也可以。

这样子一路还算平安,至少那林衙内是没有出现找麻烦。

听说他的亲事也定下来了,这就好。

老天保佑他娶到一个夏金桂。

沈寄给魏楹写了一封信,直等到上路了才让人去寄。

这样等到他收到信,她应该也走了一半了。

也或者,十一叔已经去信通知他了。应该是这样的。

他见到自己应该不会很高兴。

不过她才不要被他这么安排呢。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他在哪里她就跟到哪里,两地分居是不行的。

要是不想跟她在一处,那就一开始别来招惹她。

沈寄至此就是内心深处也没有劝魏楹辞官的念头了,不是不想而是知道不可能。

对于魏楹而言,当官已经不只是当官本身这么简单了。

只有当官他在族中的地位才会超然。

才有人靠过来想靠着长房扳倒二房,也才有人帮着查婆母当年的冤情。

只有当官,他一生的抱负才能得到施展,人生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对一个男人而言,这是最重要的事了。

还是那句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辈子她要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官太太。

八九月的天气秋高气爽,比魏楹赶往蜀中的时候气候宜人多了。

这回沈寄是一心赶路,和上次回老宅完全的不同。

所以,虽然道路艰险,她依然是尽可能每天多走一些。

半个月就走到了蜀地边界。

只可惜到最后入蜀以后,别说马车,有些山路窄得连平常上山下山的窄轿都没法坐。

一行人,女子都是坐了蜀中一种被称为滑竿的交通工具,在上头一颠一颠的。

而小厮等人步行,东西则请了挑山工帮着挑。

这个速度自然就快不起来了。

魏大娘坐在滑竿上,一开始紧张的用两手握着旁边,眼不敢往旁边看。

最后索性闭了起来。

沈寄前世到过四川,坐的高速公路。

所以对蜀道难体会不深,这一次也是在滑竿上胆战心惊的。

再看看旁边的人,个个色变。

毕竟没几步就是悬崖了。

这一次离京,魏大娘坚持一起来,沈寄索性把绣坊打给了柳氏。

后者觉得有利可图便连同绣娘一起接手过去,给了沈寄一个还算公道的价钱。

沈寄便把其中三成的银子以魏大娘的名义存到钱庄,因为她为此付出了不少的心血。

魏大娘一开始不要,说一直都在亏银子。

沈寄说打出去统共算下来还有三百两的赚头,所以于情于理都该分她一份。

就像当初卖福气结、卖鱼丸汤、卖春联大家分成一样。

魏大娘想到那些相互扶持,甚至可以说剥削沈寄劳力的往事,便笑着收下了一百两的银票。

如今她名分是姨娘,沈寄也只能按一个姨娘四两银子的月例给她。

所以魏大娘手头是没什么钱的。

这次能名正言顺的分银子给她,便给了她一百两让她自己收着。

有时候,什么都是虚的,手里有银子才是真的。

第125章

如今经过这么多事, 魏大娘是再不敢把沈寄还当做当初自己二两银子买回来的丫头看待了。

也看明白了她和魏楹已经是相互依存不能分离的了。

她如今能做的,也就是把沈寄当成魏府的女主人来敬重,就像当年对魏楹的生母一样。

好在这滑竿坐了几日, 众人还算是习惯了。

下去的时候不再是两股战战, 坐在上头也不至于不敢睁眼了。

沈寄是第一个适应过来的。

毕竟当年她爬峨眉山虽然没坐过,但到底看过别人坐。

只是这古代入蜀的通道可比峨眉山的山道险多了。

她第一天也吓得够呛, 不敢朝旁边的悬崖峭壁看。

真是佩服那些以抬滑竿维生的人, 还有那些挑山工。

说实在话, 这一路, 也遇到过几次劫道的。

小厮、镖师都有受伤的。

最后都是打过之后, 派人去谈了一个买路钱的价格, 付钱然后走人。

这样子,好歹还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