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对面的江惠君、顾远征都看得十分眼热。
对江惠君和顾远征来说,顾溪的孩子就是他们的外孙、外甥,是他们的亲人,看到这孩子那么像顾溪,心情自然是复杂的,但也是喜爱的。
吃完饭,顾溪觉得有些撑,去花园转转。
唐凤珍陪她一起去,主要也是有话和她说。
“……这几年,你妈一个人在外头租房子住,偶尔会和街道办的人一起做义工,照顾一些孤寡老人,会接些手艺活赚钱……”唐凤珍轻叹一声,“当年她确实做得很过分,我能看得出来,她早就后悔了。”
顾溪不语。
“还有你爸,这几年在农场过得很不好,可能还要在农场待几年……”
唐凤珍说到这里,不免嘘唏。
这几年,不断地有人平反,她还以为顾茂文可能也会被平反,哪知道一直没消息,后来找人打听,才知道当年牵扯到贪污案的人都不会被平反,毕竟那是板上钉钉的罪证,就算顾茂文是被连累的,也只是去劳改,而不是被枪毙。
至少人还活着,再熬多几年,说不定就能从农场回来。
顾溪默默地听着,暗忖在农场多待几年,等到能回京时,身体也彻底地垮掉,没熬一个月就去世了。
不过这些和她无关,大舅妈想说她就听着。
“……知青回城,远征和远湘总算能回来,不过远辉没法回,他还要继续劳改,听说还有十年呢。”唐凤珍继续嘘唏。
人有多少个十年?到时候顾远辉都蹉跎到三十几岁了。
发现她没什么表情,唐凤珍笑了笑,没再说了。
虽说早就知道顾溪和顾家人之间已经没什么感情可言,但每当看到这孩子时,难免担心她将来后悔,不如她啰嗦一些,知道自己说的话,这孩子会听的。
至于她会不会原谅顾家人,这事他们也管不了。
在花园里溜哒一圈,顾溪转去卫生间洗手。
出来时,遇到顾远湘,一看就知道她是特地在这里等自己。
顾溪抬眸看她,“有事?”
顾远湘犹豫了下,说道:“溪溪,恭喜你,没想到你这么厉害,居然成为作家……我在书音表姐那里看过你寄给她的书,故事写得很好,里面的插画也很好看……”
顾溪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平静地道:“没什么事,我先去找我家烛烛,孩子还小,离不得人。”
说着,直接拐过她离开。
顾远湘站在那里,看着她迎向客厅里玩耍的三个孩子。
那个漂亮的孩子看到她,笑呵呵地扑到她怀里,母子俩相似的脸贴在一块,脸上的笑容很像,都很轻快,看起来很幸福。
就如同先前顾溪说在部队的生活时一样,这些年她过得很好、很幸福。
与之相反。
他们过得很不幸福。
顾远湘后悔了,后悔当年的选择,如果她能听从大哥的安排,没有一意孤行地选择去西南那边插队……
第154章
顾溪他们离开时, 江惠君和顾远征都给孩子准备了红包。
虽然顾溪对他们的态度极为冷淡,连陌生人都不如,也不怎么和他们说话, 但孩子第一次登门,作长辈的, 怎么着也要给个红包。
而且这孩子和顾溪长得实在太像了, 让他们忍不住想将亏欠顾溪的弥补到他身上。
沈烛烛先是看向妈妈, 见妈妈点头, 伸出小手接过红包。
他双手捧着红包,奶声奶气地说:“谢谢江外婆, 谢谢顾舅舅, 谢谢顾姑姑。”
虽然称呼前加了个姓氏, 听着很生分, 不过听到孩子稚气的小奶音, 还是让江惠君几人心里有些宽慰。
他们也没敢摸孩子, 朝他笑了笑, 和江家人一起送他们出门。
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街道的尽头,江成业转头对大伙儿说:“外头风大,回去吧。”
回到屋里, 唐凤珍一脸可惜地说:“可惜明峥不在, 远扬他们也不在……”
要不然,这个年大家都在京市, 也算是难得的圆满了。
听到这话, 江惠君神色黯然。
这五年发生太多事,几乎家破人亡,看着丈夫、孩子一一远离,一个人独自留在京市, 每天面对冷冷清清、毫无人气的房子,她终于明白,这世间什么都比不过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在一起更重要。
以前在乎的那些东西,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值一提,可惜就算明白,也无法再挽回。
江惠君的心情变得不好,加上年纪大了,容易疲惫,便回房休息。
顾远征和顾远湘也回房陪她,等江惠君睡下后,兄妹俩到隔壁的房间坐着,一时间沉默无言。
好半晌,顾远征道:“过几天我去找工作,到时候租个大点的房子,你和妈都过来一起住吧。”
顾远湘抬头看他,看到他脸上的那道狰狞的疤痕,几乎将他的脸毁了,眼眶不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