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7章(1 / 2)

看着这几个字,李世民就悲痛得难以自抑。

【李世民:承乾的足疾是何原因?】

【秦念:史书没写。李治, 你来说。】

秦念把问题抛给李治。

她不是不能编, 但没必要由她来编。

由李治来编显然更符合史实。

【李治:太医未能诊出缘由, 只知行甚艰难。】

【李世民:……哪一年?】

【李治:贞观七年,后逐渐加重。】

贞观七年?

秦念觉得有点奇怪,倒不是史书记载和李治说的不一样,史书压根就没记载李承乾的足疾是哪一年开始的。

只有《资治通鉴》将贞观十三年确定为“太子承乾以足疾,不朝谒者数月”的时间。

当然,《资治通鉴》的内容并不可信,且此时足疾已经相当严重。

但一般来说,都会将时间锁定在长孙皇后去世时,即贞观十年。

不过李治说“贞观七年初现”也没什么问题,毕竟《旧唐书》没有作出明确的记载。

【李世民:呜……】

【秦念: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病,但二凤,你可别给他请什么婆罗门僧,这是庸医,治不了。】

【李治:庸医?!】

“陛下,毋怒,怒极伤身!”

武照连忙安抚陛下。

李治的愤怒,当然是因为若婆罗门僧为庸医,那么阿耶的病情岂不是为庸医所误?!

【秦念:凡是装神弄鬼、谈长生说玄法的全是庸医。】

【秦念:二凤,你晚年重病时找婆罗门僧合长生药,吃完毫无效果,享年仅五十一岁。】

《旧唐书·宪宗本纪》记载唐太宗“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所以有唐太宗是被毒丹毒死的说法。

但说这句话的李藩在唐太宗死后百年才出生,说这段话的目的是劝谏当时的皇帝不要信神仙之事。

秦念认为《旧唐书·郝处俊传》中的记载更可信,至少郝处俊是贞观年间进士及第的臣子:

“昔贞观末年,先帝令婆罗门僧那罗迩娑寐依其本国旧方合长生药。胡人有异术,征求灵草秘石,历年而成。先帝服之,竟无异效。”

就是吃了没用,还是病死了。

【李世民:足疾可有治疗之法?】

李世民看到自己的寿数时并没有太在意,毕竟他现在还年轻,五十一岁那是十九年后的事情了。

“长生药”一词令他心惊,自己晚年竟然也如秦皇汉武一般相信长生之说?

但此刻李世民最在乎的还是承乾的足疾。

李承乾原本已经被阿娘安抚好,可见阿耶不顾自身重病,仍旧询问自己的足疾,又落下泪来。

【秦念:朕不知李承乾足疾的缘由,就算知道,以唐朝的医疗水平大概率也无法医治。】

【李世民:呜……】

【秦念:朕只能说些缓解之法……足疾出现后,以轮椅代步,应该可以缓解病情。】

秦念不是医生。

所以她果断打开了电脑浏览器,搜索李承乾的足疾有可能是由什么引发,可以怎么治疗。

很可惜,找不到治疗的办法,只能缓解。

【秦念:足疾可能是由糖尿病引发,李泰胖得腰腹洪大需要坐轿子上朝,你家可能有相关的遗传病。需要控制血糖的摄取,就是少吃甜食,禁酒禁暴食。】

李治欲言又止。

四兄虽腰腹洪大,但不至于需要坐轿子上朝。

只是当时阿耶对四兄宠冠诸子,怜其行路艰难,故令其乘小舆舁至朝所。

但秦念说“需要”,倒也不算错。

虽非必要,但确实可以说是“需要”。

【秦念:李泰也是因病早逝,大概率也是糖尿病,治疗方式如上。此外,惯着他吃胖等于看他自杀。】

【李世民:!!!】

看着已经是小胖子的青雀,李世民再度悲从中来。

果然是惯子如杀子!

长孙皇后连忙把次子手里的筷子夺下:“你不能再这么吃了!”

【李世民:已经吃胖了怎么办?!】

【秦念:吃胖了那就减肥。逐步减少进食到正常水平,多加锻炼、练武也行。胖到不能练武,那就先散步,每日绕着宫殿走一两个时辰。】

自幼机敏的李泰只觉天塌了。

只比长兄小一岁的他知道秦念在说什么——

阿耶阿娘要饿着他了!

还会逼他每日步行一两个时辰!

【李世民:谢秦皇!】

此刻在李世民看来,太医也跟庸医差不了多少。

不然见李泰肥胖,怎会无人告知他如此会导致他患有“糖尿病”!

虽然不知道糖尿病是什么病,但不妨碍李世民迁怒太医们!

治不了嫡长子,也治不了嫡次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