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62节(1 / 2)

秦念再看了眼完全不吱声的其他朝代的皇帝, 有点怀疑他们今天在不在线。

【刘秀:削则无法拱卫中央, 不削直接威胁中央。】

刘秀思考的时间有点长, 长到秦念都开始打字。

拿那么高的日薪,肯定不能坐视聊天群冷场。

但在她完成敲字之前,刘秀已经作答。

………

看到刘秀的回答,刘邦了然。

他问出这个问题其实就与后世有汉帝“真信以德治国”有关。

有这么一个愚蠢的后代,必然会使得主弱臣强。

刘邦认为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强大的刘姓诸侯国才能拱卫汉室。

然而刘秀的回答, 却是依旧支持削弱诸侯。

同姓诸侯之乱, 竟然严重到这种地步?

如此看来,推恩令现在就可以推行。

但刘邦还是决定再度询问秦念。

刘秀也只能看到他之前的汉室,但秦念却能看到刘秀之后的大汉。

甚至知道汉室因何而亡。

【刘邦:原来如此。秦皇,你又如何看待推恩令?】

秦念眼神死。

她以为刘秀的回答就能结束这个话题,刚把与推恩令有关的回答删完。

结果刘邦还继续问。

这位打工人,用不用这么较真?

【秦念:没有完美的政策,皆有其利弊。每个朝代都有最适合自身的治理方式,推恩令就是最适合汉朝的政策。】

诚然,推恩令削弱了刘姓诸侯。

于是西汉亡于外戚,而东汉亡于刘姓诸侯失权后接替权力真空的世家门阀。

但西汉存续二百一十年,东汉一百九十五年。

如果不削诸侯,后果可能就是晋朝。

西晋五十一年、东晋一百零三年。

加起来都比不上东汉,这就足以说明诸侯之害胜过削弱宗室。

更别说八王之乱严重削弱华夏,五胡乱华因此而起。

秦念没有详说如何规避弊端,因为封建王朝过于依赖君王个人的能力,就注定无法规避所有弊端。

外戚、宦官、权臣、武将、藩王、门阀……

皇帝无法正确把控权势时,权力就会被其他人窃取,最终酿成华夏史上一次次政权更迭。

这是封建王朝的固有弊端,明君或许能延长王朝寿命,但封建王朝终将走向衰亡。

………

“大汉又是因何而亡?”

刘邦摇摇头。

这个问题果然被天幕所阻。

若是天幕选择的“话题”将是汉朝末帝,或许就能得到答案。

但目前来看,是十日一次话题,暂时也无法得知其选择话题的规律。

若是最坏的结果,即汉朝末帝是数百名皇帝中的最后被提及的人,那或许就是十年后——

刘邦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刘邦:可有万世之王朝?】

嬴政骤然凝神。

他想要万世之王朝,结果却是大秦二世而亡。

这个篡秦的汉朝竟敢有此问?

不只是他,群里所有皇帝都在等待秦念的回答。

………

串戏了吧?

秦念看着这个“万世之王朝”,怀疑刘邦拿错了剧本。

这不是始皇帝的台词吗?

怎么会是刘邦在问?

【秦念:看看声誉榜上的各式姓氏,难道还得不出答案吗?】

万世的封建王朝?

在秦念看来,这简直就是个恐怖故事。

【李世民:你认为自己创立的王朝也无法万世?】

李世民还以为这个问题会被天幕所阻,却意外地成功问了出来。

或是这种问题不涉及真正的史实,故而没有违反规则。

作为皇帝,李世民当然也曾期盼过大唐万世。

但他熟读史书,知道这只能是期盼。

等到天幕出现,李姓皇帝的数量都已成定数。

如今见秦念如此轻易就否定万世之说,李世民方忍不住发问。

难道是始皇帝的万世亡于二世,故而秦念不作此想?

【秦念:比起如同死水一般的稳定,朕更喜欢变化。若变化对华夏万民有益,朕乐见改朝换代。】

又是石破天惊之言。

甚至比扬言“垂拱而治的皇帝应该禅让”更为惊人。

这是面对天下人的天幕。

这简直就是在鼓动天下人造反!

若是常人出此言,就算是容人之量高如李世民也很难容之。

偏偏此人也是皇帝,还是后世的皇帝!

【朱元璋:嬴政,你对此没有异议?】

朱元璋盛怒!

他不可能容忍这种视社稷为儿戏的说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