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话事人 第8o4节(2 / 2)

社众人都措手不及。

大家本来以为,凭借实力压服了清流党人就已经万事大吉了。谁能想到,会蹦出个不要命的顾宪成?

清流势力那帮人也真是废物,连自家骨干都管不住!

这种直接掀桌子的打法,让众人都感觉到了棘手。

有人疑惑的说:“顾宪成上疏,确定是他自己的行为么?不会是清流势力这个对家故意推他出来,耍弄什么阴谋吧?”

吏部文选司郎中王象蒙回答说:“今日在吏部,左侍郎刘虞夔对我赌咒发誓,说顾宪成上疏是纯粹的个人行为,完全与他们无关。”

众人又陷入了沉思,这事确实不好处理啊。

林党这次京察本来是堂堂正正的“以势压人”,官场中很常见的弱肉强食,也没什么可说的。

但顾宪成为了一大帮同乡拼死一搏,在舆论中其实树立了“讲义气”的好形象。

如果现在刻意打击报复顾宪成,就太败坏林党的路人缘。

更新社秘书长周应秋也没什么思路,下意识的抛砖引玉说:“如果九元公在京师,他会怎么处理?”

王象蒙恶狠狠的说:“九元姑丈必定带人打上门去,毁其门庭,殴其家人,砸其车轿,辱其诗词!”

周应秋:“……”

说的倒也是大实话,遭受林九元这样对待的言官不知凡几,连都察院的大门都被林九元毁过。

可即便是大实话,他们在座这些人也真没能力去效仿啊。

想到这里,周应秋不禁暗暗叹口气,看来别人真说不出什么了。

可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自己多少也得说点什么。

正当周应秋寻思如何发言时,去年才登科的庶吉士顾秉谦开口道:“不妨先从后果开始分析。”

嗯?原本历史上的“猪蹄总宪日万天官”周应秋看向“白须儿首辅”顾秉谦,眼中充满了警惕之色。

顾秉谦没受什么影响,继续说:“有一种可能,皇上会将顾宪成奏疏留中不发,就此淡化冷处理。

这应该就是所能想到的最好结果,但是我认为不太可能。

皇上的秉性,诸君都清楚,毕竟九元君为我们分析过很多次了。”

万历皇帝是啥样人?崇拜爷爷嘉靖皇帝,只要不涉及自身,乐于看到大臣撕逼。

不说水平高不高,脑子里确实有个“制衡”的想法,比如当初放任言官攻击清算张居正。

所以顾宪成这本《论朝廷大害疏》,万历皇帝大概不会留中,估计要下发议论。

上面的道理大家都懂,顾秉谦也不用细讲,往下阐述说:“如果只是下发内阁,那影响仍然可控,但概率也不大。

所以十有八九是要下发各部院议论,那么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无论是我们这边,还是对家那边,肯定不会支持顾宪成,都会驳斥顾宪成!

那么在皇帝眼中,顾宪成的形象岂不就成了一位孤臣?

如果运作得好,孤臣也是大有可为的!比如说世宗朝初年的首辅张孚敬,就是以孤臣形象起家,从进士登科只用了五六年就入阁!”

众人纷纷恍然大悟,可能这真就是顾宪成的思路!

当今朝堂格局已经演变成林党和清流势力对峙,顾宪成想走出孤注一掷的第三条道路。

这很冒险,非常容易就粉身碎骨。

但是顾宪成如果今后还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目前好像也没有别的更好选择。

周应秋微微皱眉,果然这顾秉谦是自己的同生态位竞争对手。

他必须要有所表现了,不然今日的风头都要被抢了。

于是周应秋果断出声,“如果顾宪成真是这个思路,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克制。”

众人便又齐齐看向周应秋,难道在这短短时间内,周应秋就想到了应对计谋?

而后又听到周应秋说:“孤臣不是那么好当的,张孚敬当年做孤臣,乃是因为在大礼议上出头!

我万历朝虽然没有大礼议,可也有国本之争,顾宪成想当孤臣没那么容易!

只需有人上疏,请求让皇长子出阁读书讲学,然后引用一些顾宪成的话,自然就能把火烧到他身上。

毕竟顾宪成号称正道真儒,这些年来经常讲学,随便摘选就可引用很多话!

到了那时候,皇上肯定要询问顾宪成的态度,或者等顾宪成的表态!”

众人不得不佩服,还是周应秋你毒辣,竟然想到挑起国本议题降维打击顾宪成!

让皇长子出阁读书讲学的意思,其实就是给予皇太子待遇。

这是要把顾宪成往死里逼,彻底不给活路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