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187节(1 / 3)

其他几个老爷子一瞧,得了,咱们一勺烩吧,纷纷要求林三七和潘晔拜师。

其实这是老头们的小心机,一个是家规所限,不能传给外人,需要一个师徒名份。

第二个也是传统师徒关系堪比父子关系,徒弟如果背叛师父,那就是人人得而诛之,被天下同行唾骂。

以后所有医书在林三七手里,如果他们死了,林三七不认账怎么办?

所以给个师徒名份,相当于给林三七上了一个道德的枷锁,万一自己子孙后代争气,还能要回医书,重新发扬光大。

林三七都惊呆了,心想当年郭靖一口气拜了七个师父,自己一口气要拜十二个?

这会不会太多了,而且,会不会有门户之见,中医路子都这么野的吗?

“几位老爷子,我和潘晔一口气拜十二位师父,这,这可以吗?”

施老爷子心情愉快,呵呵笑道: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只要我们十二人没有意见,你便不算是欺师,可以拜。”

蒋老爷子也是哈哈大笑:“对,可以拜,不过拜了以后你得听我们的,不是我们听你的。”

韩老爷子也趁机提条件道:“以后我们要吃什么,你就得乖乖听吩咐,否则就是欺师灭祖,嘿嘿。”

其他几位老爷子也跟着轻笑起来,纷纷点头答应。

林三七知道自己和潘晔机会难得,就是要趁老头们“头脑发昏”的时候,赶紧将名份定下,自己才能对医书和秘方上下其手。

于是拉着潘晔的手,直直就跪在了院子里:

“师父们在上,就受徒儿林三七(潘晔)一拜。”

说完,两人就直接一个头磕在了泥地上!

第239章 秘方托付林三七

既然是拜师,那必须要有拜师宴。

对别人来说难如登天的事情,对林三七来说是易如反掌。

当天晚上,林三七让李婶回家去,同时将平房区的铁门锁上,免得外人或者野狼误闯。

今天的拜师宴,林三七单独请了纪副院长和杨少华科长,一来是有好吃的当然要想着领导,第二个也是让这两人做个见证。

没有见证,很多事情都说不灵清,万一后世人不承认林三七和潘晔的师承那就完蛋了,毕竟这种师承只是磕头敬茶,没有录相也没有证书。

今天的拜师宴,准备的是牛肉火锅。

对于1960年的人们来说,动物蛋白的摄入严重不足,长期不吃肉就会造成营养不良、身体乏力、体重下降、抵抗力降低、诱发贫血等。

年轻人还挡得牢,老年人那可够戗。

所以不要说什么山珍海味,满汉全席,太精细的菜反而失去了食物本来的味道和营养,所以对荒年的人们来说,最好的食物就是肉,大块大块吃肉。

你让林三七炒菜,他也不会呀。

所以火锅最好,弄点这个时代罕见的绿色蔬菜,再一盘盘生牛肉端上来,沾点二八酱,最能满足一个人的食欲,营养还全面。

林三七和潘晔执弟子礼,这次乖乖地服侍着大伙儿。

林三七不停的切牛肉,这都是他去年在玉树弄来的牦牛肉,用的是最嫩的脖仁里脊部分。

潘晔则像个饭店服务员,不停上菜,倒酒,小小的平房里气氛那是相当热闹。

估计全个国家,也只有这个昌平农场里有人在大吃大喝了吧。

吃饱喝足,以施今墨老爷子为首的12个老头坐成两排,林三七和潘晔蹲在地上,纪副院长当摄像师,集体拍了一个合影,也算是一个历史见证。

拍完照,纪副院长和杨科长告辞后,施今墨让林三七把院门锁上,这才让林三七和潘晔两人坐下,几个老头则一个个盘腿坐在炕上。

“小林,小晔子,有些事情我们要交待你们。”

林研一知道真正的肉戏来了,内心有点小小兴奋。

想不到第一个开口的不是带头人施今墨,也不是说话最直的蒋宗会,而是12位老国宝当中,年龄最大的任应秋老爷子。

老爷子今年85岁,为人随和,平时说话不多,总是笑呵呵的。

他的历史问题,是因为他是孔某人的表亲兼山西太谷同乡,当年去南京开医馆,也是孔某人作的保,然后……嗯嗯……

任老爷子从身后取出一样东西,笑道:“小林、小晔子,来来来,拿着这个木盒。”

林三七站起来,接过木盒,心想这么郑重其事,想必里面一定是宝贝了。

“任师父,那这……”

“这里面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书册清单,上面记录了我从家中带到昌平的235本医书,我下午都收拾好,装在了几个箩筐里。

这些医书一部分是祖传,一部分是我辛苦收集而来,一部是我多年心得,无论是对我个人,还是我们整个中医来说异常珍贵。

这书单一式两份,一份我会寄给我家人,一份你收藏,将来如果我的子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