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157节(1 / 3)

“叶院长,这叫外翻缝合,你看我是在距切缘5处进针,穿过表皮和真皮,经皮下组织跨切口至对侧于距切缘5的对称点穿出。

接着再从出针侧距切缘1~2处进针,对侧距切缘1~2处穿出皮肤,由4个进、出针点联接的平面应与切口垂直,结扎使两侧皮缘外翻。

我总结为远进远出,近进近出。”

林三七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不红心不跳,再一次冒领了这个发明功劳。

这是今天第二次冒领了,之前他所说的“宽街缝合法”其实是1979年曰本的津下医生发明,但被某人在1959年抢先一步拦截了。

叶副院长听了连连点头,又仔细观察了全科长的伤口问道:

“是不是所有伤口都适合外翻缝合?还是有什么适应症或者部位要求?”

林三七心想果然是内行,一问就问到点子上了。

“叶院长,外翻缝合适用于皮肤松弛,有内卷的切口,比如y囊、腋窝、腹股沟、颈部等较松弛的皮肤,也可以用于需要较强的抗张力部位,对创缘的血液供应影响较小。”

叶副院长现在看林三七是越看越喜欢:

“小林医生,照你这么说来,有外翻缝合,那还有内翻缝合喽?”

林三七搬着手指数道:“还有什么8字缝合、皮下缝合、皮内缝合、减张缝合、荷包缝合等等,好多的,不同部位不同伤口采用不同的缝合。”

叶永安听了久久不语,然后转身郑重看向了沈院长:

“老沈,小林同志是个人才啊,这样的人才留在你们宽街中医院真的是浪费了,把他交给我吧,放到我们协和来才是专业对口。”

沈院长这时候尾巴早就翘到天上去了:

“哈哈,怎么样,老叶同志,现在知道我们宽街中医院的实力了吧?你呀别做梦了,人我肯定不会放,而且林三七同志还是我们中医院重点培养的技术人才、中层干部,我们有大用的。

再说了,谁说只有你们协和需要外科手术?我们中医院也可以开设西医门诊呀,到时我给林三七同志建一个手术室,咱们自己收治病人,以后还用看你们协和的脸色?”

林三七差点认为沈院长也是穿越者了,中医院开设外科专业,真是一个天才的想法。

可惜沈院长不知道的是,几十年后的中医院都是挂羊头卖狗肉,中医反而成了其次,最后西医科室是越开越多,占据主流,本末倒置。

叶永安见对方说得这么坚决,知道自己挖人已经是不可能了。

但当领导的嘛脑子都活络,这条路走不通,马上就换另外一条路走,绝不轻言放弃:

“那老沈,我有一个提议,要不咱们两家医院合作嘛,来一个《缝合课题组》,专门研究林三七同志所说的各种缝合术,有成绩了咱们两家医院平分,你觉得怎么样?”

沈院长一听,眼睛一亮,心里明白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虽然他嘴上打死不承认,但事实就是中医院目前并没有开展外科的能力和技术,想要单独开展西医方面的医学课题可能性为零。

但如果跟协和合作,自己中医院出一个人,对方医院出钱出力出病人,最后成果自己能拿到一半,绝对是中医院占便宜了。

叶永安看到沈院长沉思,于是添了一把火:

“老沈,林三七同志发明的几种缝合术目前在世界上也是首创,如果我们能研究透,再到国外发表论文,那是为国争光呀,你可不要犯糊涂。

而且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如果被外国医生抢先发表了论文,到时咱们可就后悔来不及了,这事宜早不宜迟,咱们得抢在所有人前头呀。”

沈院长也果断:“行,不过先说好,署名的时候我们中医院要在前头。”

叶永安无语,只能无奈点头:“可以,这回让你们中医院占个便宜。”

林三七更无语,心想你们两位领导是不是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见?问一下我愿不愿意啊?

社会主义大家庭是跟你开玩笑?家长式领导是跟你开玩笑的?小屁孩有什么说话的份?

因为没有相应的支架,林三七在给全科长打石膏。

屋外中医院瞧热闹的职工们已经看得傻掉了,一个个惊讶地看向了林苦参这个当爹的:

“老林,真可以呀,家里三个儿子,中医西医都学?”

“中西医结合,会不会两头都会,两头都不精?”

“中医就中医,西医就西医,混在一起算哪门子事呀?”

听着周围同事们的议论,有说好的、有说差的、有不解的、也有恭喜的,林苦参表面上风清云淡,但脑子里也在迅速盘算了。

半年前他给小儿子几本中医类书籍,这个小儿子似乎从来没有翻阅过,说明他对中医的兴趣不大。

也不知道是家里哪一代祖宗保佑,让小儿子在外面有了自己的机遇,学会了西医,那么是不是让他以后就走西医路线呢?

反正祖传的医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