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盒打开,里面是挺漂亮的奢侈品牌子丝巾,还有基础款的包包。
说是配货也没问题,但这显然是价值很高的配货。
闺蜜是有点傲娇属性在的,并且很嫌弃女主的丈夫。
大部分闺蜜都是这样的,觉得闺蜜男朋友是猪头。
不过她也没说错,女主丈夫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
当然闺蜜自己的丈夫也不是。
但是……
“要我说还不如找个年纪大的,你看看你,老公帅是帅,有才是有才,但是不都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吗?男人都这样,要么不找,要找不如找个死的早的。”方兰箐说这段话的时候的神态非常鲜活,看得出来不是靠演技逻辑表演出来的,是有现实案例,然后她模仿的。
赵书敏无奈笑笑,对于闺蜜的暴言她早已经习惯了。
“我带你去个好地方玩。”方兰箐神神秘秘道,“最适合我们这种富婆了。”
女主对闺蜜很了解,知道闺蜜说的是什么,不太愿意:“那种地方还是别去吧,不干净。”
“你以为我要带你去什么地方呢?啧啧啧,没想到啊你想这么花。”方兰箐故意做出一副我很纯洁,你竟然想那种事情带坏我的样子,然后哈哈大笑,“放心,你第一次去,我不会带你去什么太刺激的地方的,就去看跳舞,还没有魔力麦克刺激呢。带你去看看我们女人该看什么东西。”
之后的剧情里面倒没有什么狗血的女主去酒吧看跳舞,结果发现男主在台上兼职这种事。
她只是去完酒吧感觉不适应,最后发现不管是二十岁还是四十岁,她喜欢的都是二十岁,学文学,很有书卷气的文艺青年。
二十年前这个人是丈夫,二十多年以后就是男主了。
电影的结局赵珺进行了一个留白,丈夫被女学生举报对她们言语骚扰,现在的小年轻可不像以前畏惧权威,没那么容易pua。
所以丈夫被开除了,女主也和丈夫离婚,准备陪女儿出国留学,顺便去找儿子。
前面有个伏笔是男主也想出国留学,所以他们俩有可能是约好了一起出国,在一起了;也可能一起出国了,但是没有在一起;也可能男主没钱留学,和女主再也没见面。
一开始赵珺看到剧本的时候感觉这个设定挺不合理的,以为是编剧为了剧情写了个bug,男主是学华国文学的呀,他出国留学是去干嘛?
赵珺当时还想着要不要修改设定,把女主和丈夫都改成英美文学专业的教授。
这样出国留学就合理了。
不过后面完善剧本的时候,为了让女主和丈夫的职业设定更丰满,赵珺补了点常识,才知道原来国外有些学校的华国文学专业也做得很好,在学术界挺权威的,专业含金量很高。
第163章 21岁,你毕业了……
赵珺花了大约两个月才拍完这部电影,之后就是漫长的剪辑。
她拍的时候从两个角度拍摄了对男主的凝视。
一种是色调稍微暖一点,氛围更加积极向上一些,这一段如果放进电影里,那么男主和女主就是纯爱。
还有一种是色调阴冷一些,更加阴郁低沉,如果用的是这一版,那么当然,男主对于女主的追求也基本上是出自利益。
赵珺得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决定剪辑的方向。
两种结局她都挺喜欢,都是自己创作出来的孩子,都可以。
从自己的角度来说,赵珺当然是相信人间有真爱啦,实际上她身边的大多数人,不管祖辈父母原生家庭有什么样的阴影,在爱情上还都挺幸福美满的。
赵珺比较熟的朋友里面,还真没有哪个在感情上遭遇了大挫折。
最令她觉得不太可靠的就是左丹雪万启飞这一对,但是目前看来他们两个相当稳定,现在左丹雪的事业稍微做起来了一点,《路过》拿了奖以后她的地位直接追上了四五线小花,前段时间她进了几个小电影剧组,还没有新电影上映。
不过重新出道已经让不少人把她以前的战绩捡起来了,当年赵珺还小,还没红起来的时候,左丹雪可是当时最火的童星。
有了事业就有了粉丝,即使数量不多,但忠程度还挺高。
万启飞的粉丝有一部分被提纯成了cp粉,有一部分是对嫂子眼不见心不烦,一叶障目自欺欺人的事业粉,当然不可阻挡的是有确实有一部分粉丝变成了黑粉,对万启飞和左丹雪都很不满。
万启飞没有像很多恋情瓜里面的主角一样装死,他不在网上秀恩爱继续刺激粉丝,但是会出来维护左丹雪,比大多数人好多了。
左丹雪的粉丝、舒晴的水军、左万启飞的cp粉和万启飞的维护,多种因素加起来,左丹雪的评论区竟然还挺能看。
从商业性的角度来说,一部结局he的电影,票房应该是比be结局的高。
不排除有部分观众喜欢看悲剧,或者悲剧确实能让电影的结局升华,但生活已经够累了,大多数人看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