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八十年代胡同里 第4节(1 / 2)

这答不答的,周维方做不了主,余光望向罗雁。

她道:“就随便逛了逛。”

听这话音,那是板上钉钉处上了。

刘大妈心想明儿在胡同里可是有说头了,兴高采烈地走。

怎么这么高兴,罗雁挠挠脸:“什么意思她这是?”

周维方:“不用半小时,她这道上遇见的每个人,都得知道我送你到胡同口。”

跟这事多新鲜一样,罗雁:“上回你送我不也撞见王大姐啦?”

上回那是出了个流窜作案的畜生,数日之内糟蹋好几个小姑娘,满市风风雨雨,有女儿的人都悬着心,早出晚归都要接送,周维方当然是必须送她到门口的,跟王大姐解释的也是:“罗卜没空,让我一定把人送回来。”

王大姐当时虽然觉得合理,但传来传去的到底有不少风声。

上次是捕风,这次是捉影,是男人就该有个交代。

周维方低一点头:“雁雁,我什么时候能上门拜访?”

上门拜访?好正式的四个字,罗雁下意识:“要来你就……”

她已经是二十四的人,反应过来这意味着什么,说:“我得问问他们。”

周维方:“那肯定得听长辈的。”

这一圈长辈,把罗鸿也给划进去,罗雁觉得哥哥应该会挺愿意的,说:“行,你走吧,我回啦。”

等看不到她的背影,周维方才转身走——没回家,去找姐姐们了。

周家姐妹现在不摆摊,在派出所边上租着个小门脸开服装店,生意不说太好,也差不到哪儿去。

周维方到的时候两个姐姐都在,凑着头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他推开门往里走,问:“嘀咕谁坏话呢?”

这小子,来了怎么也不出声,周玉瑶白弟弟一眼:“人吓人会吓死人的!”

又道:“你吃饭没有?”

都这个点了,周维方拉过椅子坐下来,左右看着说:“吃了吃了,虎头呢?”

虎头是周玉瑶快满两岁的儿子的小名,按理也是能去育红班的年纪。但她是跟未婚的妹妹一块开店,所以平时都是姐俩带着。

她道:“你姐夫要回单位拿东西,他非跟着去。”

这店就开在姐夫王德林上班的派出所旁边,离他们单位家属楼也近,平常相互照应方便。

周维方了然点点头,直奔主题:“房子你帮我打听得怎么样?”

就知道他是冲这来的,周玉瑶:“刚要跟你说,没戏。老陈他儿子前阵在南边儿说生意没做成,还欠一屁股债,当老子的才要卖房还钱。可这一阵又听说,人家发大财啦。”

不是,这财也发得太快,周维方:“他倒腾什么的?”

周玉瑶:“挣钱的路子人家会到处说吗?”

也是,周维方悻悻:“那你再帮我问问别的吧。”

问多少套了?周玉瑶没好气:“当年秦始皇建故宫都没你挑剔。”

什么秦始皇故宫的,周维方:“姐,那是阿房宫。”

这宫那宫的,不都一样吗?周玉瑶:“就你有文化。”

又道:“不过是得多上点心,你跟雁子处好几年,人家又是大学生,你要上门提亲总不能连像样的房子都没有。”

一说提亲,周玉瑛提醒弟弟:“是得早点,女孩要名分的,我那天回家,连妈都问你跟雁子的事是不是真的。”

现在虽然不比建国前,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日子拖得一久,对姑娘到底不好。

周维方也知道这个道理:“我在报纸上登买房的小广告,介绍费都涨到二百了,就是没动静。”

人家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太重也会惹来麻烦,他就没敢再把金额往上提。

那这事只能卡在这了,周玉瑶算找出句话安慰弟弟:“要我说不急,总得等雁子分配。”

又语重心长道:“她的工作你也得使使劲,别成天里跟这个跟那个称兄道弟的,关键时候还顶不上。”

周维方应着“知道知道”,往店门口看一眼:“姐夫这东西拿得够久的。”

周玉瑶看出来了:“你找他有事?”

周维方:“我听说今年像建军家这种情况,他姑娘能把户口落下来。”

李红玉眼瞅要上小学,再没有户口只能回老家。

最近是有个知青子女回城的政策,但实行起来难度还是非常大。

周玉瑶支个招:“你还是让建军去问问他姐夫,天洪现在是哪个牌坊上的人物,这点事还不是手拿把掐。”

周维方摇摇头:“他跟建红从回城后就说不上两句话,建军自己心里也过不去,怎么好意思还给人添麻烦。”

说实话,这要刚回城那年,周玉瑶绝不会提这个建议,但人都是会变的。

她道:“建红现在快当妈了,再看建军就不一样,他当年争来争去不都是为红玉,这些年再怎么麻烦都把孩子带身边,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