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八十年代胡同里 第226节(1 / 2)

罗鸿拆着自行车的零件一边说:“那我要说早知道不花家里那么多钱回城?”

再扛两年,也就没有上山下乡这回事了。

也不能这么比,罗雁:“肯定是早早回城的好。”

插队的苦,即便她只是耳闻都觉得沉重,更别提父母成日里挂在心头。

罗鸿不爱跟妹妹讲些道理之类的东西,耸耸肩:“那不就对了。”

知道知道,罗雁戳戳哥哥的背不说话。

罗鸿偏过头看她一眼:“没事做就去把外头的地扫了。”

中午的日头正好,罗雁把车行和连着的保卫科值班室的门口卫生都做了。

她这会一点都不嫌太阳烦,忙活完还搬着小凳子坐在外头看书,看见同学还活泼开朗地跟人家打招呼,生怕人家不知道她哥哥是干个体的。

受前些年姓资姓社的理论影响,现在干个体属于舆论风评不太好,家家户户以工人阶级为荣,尤其是像妹妹这样的读书人,说起来好像天生就应该站在个体户的反面。

罗鸿记得快开店那阵他偶尔跟人提起地方选在交大门口,十个里有五个劝他:“要不换个地方吧,对罗雁影响不好。”

毕竟唯成分论的阴霾还没散去,经历过的的人有隐忧是正常的。

连他自己其实心里都是犹豫的,只有妹妹一直怂恿:“开嘛开嘛,我们可以一起吃饭一起走。”

虽然听上去有种小朋友们上厕所都要手拉手的感觉,但罗鸿内心仍旧泛起波澜,不过也没必要说些肉麻的话。

他自顾自地干活,罗雁认认真真地看书,等时间差不多进学校好好上课。

晚上八点半,她才放学,一边把头发散开又重新梳好,一边往外走。

这种细节周维方哪里看得出来,不过看得出她见到自己心情不错,还朝前蹦了一步。

他只有更高兴的理,说:“买了羊杂,吃一口再送你回去。”

这种北风呼呼吹的日子里,能吃口热乎的再好不过。

罗雁那份还放了多多的辣子,她喝两口汤就觉得浑身都烧起来,呼呼地吹着气。

罗鸿说她:“慢点,没人跟你抢。”

罗雁把围巾扯开一点:“我是冷的,晚上上课这间教室跟进了鬼似的,特别凉飕飕。”

说完她自己害怕,缩着脖子看外头黑漆漆的一片。

这丫头,真是打小就怂,罗鸿上下瞥她:“你恨不得棉被套身上了,还冷?”

哪有这么夸张,罗雁竖起手指:“我才穿三件衣服。”

在十一月底不算多,可她对面的俩人明显的都衣着单薄,笑笑摇摇头。

罗雁认为是嘲笑,各踩他们一脚,大声道:“一直坐着就是冷。”

又说:“马上我们学校也要开始供暖了。”

现在全京市最暖和的学校是清大,据说水汀烧得比京市饭店还暖和,交大目前在建的宿舍楼和教学楼也会引入管道,但他们这届学生能不能赶上就是未知数了。

周维方觉得马不马上的都是其次,说:“好歹教室里烧个炉子。”

罗雁:“说以后新教学楼会有的,让我们克服克服。”

以后以后,周维方啧一声:“那都是放屁。”

这一句罗雁没说不文明,因为她心里也偷偷这么想,即便有很多客观原因,到底现在受罪的是他们。

她道:“还是教室太大太空了,宿舍楼也不烧水汀,但我同学说里面连寒气都挤不进去,没那么冷。”

听上去真是苦中作乐,罗鸿插一句:“我那天听一个来修车的男生说,一屋十二个人。”

一说男生,罗雁难得很是偏见道:“男生宿舍更吓人,本来就什么味儿都有,天冷还不敢开窗。”

罗鸿也是男人,自然要说:“你又没去过,你怎么知道。”

罗雁脱口而出:“人家跟我说的!”

说完眼神闪了闪,垂着头搅和着羊汤。

本来这句话实属正常不过,她再跟男同学不太熟,平常肯定也会聊两句天,可她偏偏自己先摆出此地无银的架势。

罗鸿跟周维方学习上没她灵,这种时候脑子都转得很快,同时想到一个人——周修和。

周维方自认是个洒脱之人,他固然有羡慕别人的时刻,叫他曾生出嫉妒之心的却唯有周修和,因为他是罗雁第一个喜欢的人。

罗鸿不去细猜都知道发小是怎么想的,找个话题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罗雁附和着哥哥的话,不自在地看一眼周维方,心想:自己怎么下意识反应这么快。

又有一点委屈:他难道是生我气了?

还没等她思量出来,周维方很快收敛掉那一点点郁卒,加入新的话题里。

表现看上去还好,心里怎么想的又有谁知道?

罗雁是个憋不住的性子,她不喜欢把太多不舒服的事情藏在心里,尤其是在亲密的人面前。

因此吃过宵夜,在回家的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