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做给孟莺莺的衣服, 都是女孩子喜欢的棉袄, 还有点碎花的那种, 在加上孟莺莺那个时候才六七岁, 所以棉袄也小一些。
但是那棉袄她拿给刘厨,给那孩子换上之后,大小竟然差不多合适。
也就是说,那孩子其实比莺莺大两岁, 但是实际上他一个男娃的身量,和她当时做的那衣服大小刚好。
这孩子一看就是长期营养不良的,不然一个男娃不可能生得这般瘦小。
她给了拿衣服后,那孩子没说话,但是她记得那孩子低头的时候,有眼泪掉在鞋面上,朝着她磕了一个头。
再后来,宋老太太摆摆手,让刘厨带他去了贺家,自打那以后,她便有十多年的光景没听过那孩子了。
所以再次听到对方要结婚的时候,宋老太太还有些恍惚,连带着恭喜都是真心实意,“那孩子总算是熬出来了。”
刘厨记得宋老太太当年的好,当年他才领了小悍回家,被自家婆娘给赶出了家门,他实在是没办法,孩子身上也没衣服,他只能带着孩子来找他妈。
结果,来的路上也是遇到宋老太太,宋老太太当时给小悍拿了一套女孩子穿的碎花棉袄。
很新也很干净,而且里面用了新棉花,一件棉袄用了快一斤的棉花,装的很扎实,也很暖和。
那一套棉袄陪了小悍好几年,哪怕是后面那外面的那层布料小了,却依然能够拆开,把棉花给取出来,单独在装一件棉衣。
哈市的冬天冷,小悍小时候那几年最难的时候,全靠这一件棉衣熬了过来。
所以,刘厨对宋老太太也多了几分真心实意地感谢,“宋阿姨,当年您算是救了我家小悍的一条命,等到时候我家小悍结婚那天喝喜酒,您一定要过来喝一杯。”
宋老太太摆手,“说救一条命那就过了,只是一件棉袄而已。”
她感慨,“时间过的真快啊,没想到那孩子也长大要娶亲了。”
当年,她就是看着那孩子没妈以后的日子,过的太过凄惨,她也担心女儿留下的那个孩子过的不好。
她走不开,但是私底下却让自己的大儿子跑过去看过。
她记得那时候大儿子回来给她的回话。
那孩子被养的很好,黑胖黑胖的,眼睛明亮,就是屯子里面的一个小霸王。
没有人能够欺负她。
因为孟百川把所有的爱和钱,都花在了她的身上。
也是有了这话后,宋老太太才彻底放心了去,只是每次做棉衣的时候,却依然忍不住往里面多塞棉花。
她怕那孩子别和贺家那孩子一样,成了个没妈要的小可怜,连带着日子也过的艰难。
刘厨也知道宋家的地位,见对方拒绝了,他只是觉得可惜,却很有分寸没有再次邀请。
“那成,若是有机会,我让那孩子亲自给你送喜糖过来。”
“就当感谢您之前对他的好。”
这一次,宋老太太没有拒绝,她含笑点头,“成,也让我看看当年那小可怜,如今长成什么样子了。”
那孩子就来了电机厂家属院那一次,打那以后截止到现在足足有十五六年了。
他一次也没来过。
有时候宋老太太就在想,当年那孩子去了贺家,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才会让一个半大的孩子都能记了这么多年,从不上门一步来看望已经另嫁的母亲。
只是想来,应该是发生了不太愉快的事情。
宋老太太话到嘴边,却又咽回去了,“你去吧,我瞧着贺家的灯在亮着,你这会去那边刚好有人。”
刘厨道谢,胖胖的身体穿着臃肿的棉袄,这才转头离开,消失在夜色下。
宋老太太站在寒风里面久了,关节有些疼,她有些受不住,转头便也跟着回了家里。
她在想,那孩子离母亲这么近,他都不愿意来一次。
而如果她家的莺莺,在得知母亲没有死,姥姥姥爷也都在的情况下,她会认他们吗?
宋老太太不知道,她只知道孩子们的心伤不得啊。
这一伤就在也没有被修复的机会了。
刘厨顶着寒风,按照记忆中的路线,经过一座座红色小楼,这才抵达到了贺家。
贺家和宋家一样,算是电机厂出了名的人家。只是,宋家人丁单薄,但是专出人才,不管是大宋还是小宋,那都是能保宋家在辉煌二十年的存在。
但是贺家却不一样,贺家人多,人丁兴旺。这一栋苏式红砖楼,住了一家三代,因为没分家的缘故,所以足足有二十多口人。
所以别看着房子蛮大,但是分到每个人的人头上,就有些不够看了。
刘厨过来的时候,贺家正在吃饭,他站在门口深呼吸又深呼吸,确定自己的情绪调整到位后,这才换上了一副弥勒佛的笑脸,敲了敲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