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8章(2 / 2)

府上请期出来!”

“哦,太子殿下大婚的时间定了?”齐布琛提起一点兴致。

“定了。”谢寒山点点头,“八月初八。”

齐布琛点头:“让哈嬷嬷按例备贺礼送过去吧。”

太子婚期定下来没几日,康熙回京了,但回京的队伍里却没有胤禛,只有一个跟去的小太监带回来一封信。

信上说,毛城那里上奏想要新建月堤,康熙准许的时候胤禛正好在,他想着之前自己都是做一些文书工作,但治水这事还是要实地践行才是,因此便跟康熙请了旨,留在毛城学习顺便督建,不过康熙允准的时间不长,也就一个来月。

齐布琛得知他短时间内回不来,不知为何心里竟松了口气,当然面上没表现出,而是忙碌着收拾了几箱行李派人给胤禛送了过去。

她也第一次写了家信,不过寥寥百来字。

信中大概写的就是我已收到来信,你在外办差辛苦,要注意饮食,不要忙乱的忘了作息规律,回来我是要量尺寸的,否则……

小小的威胁了一番,最后又说了一些类似太子婚期已定的消息,便结束了。

就这百来字的信,胤禛收到后却仔仔细细的看了三遍,心底不可抑制的泛出喜意,他莫名的感觉,福晋待他的态度好像有些不同了。

不过在高兴过后,他又泛起心虚了,因为他出差后,开始几日还好,还按时按量用膳,但随后因为赶路和在皇阿玛身边侍候的原因,作息规律早就乱了。

“苏培盛。”胤禛叫道,“你觉得…爷比起刚出京时如何?”

苏培盛一脸莫名,不知道这话该怎么回答:“啊?”

“看起来有没有…瘦。”胤禛有些烦躁的具体到点。

苏培盛不由自主的看了一眼据说是福晋亲手写的家信,低着头小心翼翼得道:“爷看着是比刚出京时清减了些。”

“啧。”胤禛起身来回转了两圈,到底还是吩咐道,“今日起,你…注意提醒爷用膳。”

苏培盛心中暗笑了一声,老老实实的应了:“嗻。”

-----------------------

作者有话说:开始

胤禛:吃饭是什么?浪费时间!

媳妇来信后

胤禛:都是苏培盛这狗奴才,我不吃也不知道劝我

苏培盛:……爷,我可能不是人,但您是真的狗

第86章 初潮

胤禛不回来,齐布琛的生活也没什么改变,她依旧跟着费嘉德学英语,不过学到如今,费嘉德也没什么可教她的,剩下的就是词汇量的事,毕竟在这里又不需要考雅思托福。

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中,齐布琛对费嘉德的印象还不错,因此英语学的差不多了也没将人辞退,而是让其教自己西洋画,再讲一讲西方各国的事,从中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进程。

如今是公元历的17世纪末,大航海、大移民早已过去,美国还没影子,北美洲如今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澳洲更只是一个在传闻中遍布黄沙的贫瘠之地,英国连殖民的兴趣都没有。欧洲大陆上各国因为王位战火不断,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工业革命完全没有影子,数学中已经有了微分概念,甚至诞生了能进行加减乘除的机械计算机,但与此同时,牧师对于女巫的追捕和审判却也日渐白热化。

这是一个科学和迷信交杂的时代,也是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时代。

齐布琛沉浸在胤禛的书房中,将里面的外文书一本本看过,她没想全部看懂,只要大概理解每一本讲的是什么,有哪些大概的理论知识就好。可惜胤禛书房里的书不多,全部看完后,齐布琛便拜托费嘉德搜罗新的书籍,不拘内容是什么,她全都要。

很快,她的小书房便被各种外文书填满了,当在一书中发现土豆和红薯的踪迹时,齐布琛是兴奋的,但等她稍一打听,却发现她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土豆和红薯这样的高产量作物,自发现起就不缺乏关注度,早早地就被有心人引渡回大清,如今,土豆已经在北方广泛种植,成为东北等地的主要作物,而红薯也早已在福建、广东、云南等地广泛种植,两江一带也不缺乏其身影,听说最近华北平原等地也开始引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