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4章(2 / 2)

苏家如今四世同堂,苏老太爷跟苏老夫人感情不睦,分居多年。

苏老太爷苏重楼年轻时风流倜傥,红颜知己满天下,最后栽在了一名青楼女子手中,闹着非卿不娶,差点断送了仕途。

家里人百般无奈,只得松口,只要他肯老老实实娶一位贤妻生下嫡子,便许他将那珠胎暗结的心上人纳进门做小。

为他定下的正妻人选并非小门小户之人,而是定北侯的嫡幼女张氏,也就是现在的苏老夫人。

苏老夫人出身将门,又是家里那一辈中唯一的女孩儿,可以说是被全家捧在手心里娇养着。

她见多了自家叔伯兄弟们的粗鲁不羁,对人才风流的苏重楼一见倾心,悔了与平南将军府的亲事,执意嫁进苏家。

苏家并未隐瞒苏重楼将有庶子之事,原本没想到能结下这么好一桩亲事,自然欢欢喜喜将人娶进门,对张氏这个儿媳又是愧疚又是满意,对其爱护有加。

张氏凭着一腔爱意嫁进苏家,可丈夫过于冷淡,对她不过是应付差事,天长日久的,心也凉了。

好在她有嫡子撑腰,婆家也看重,她日子过得虽不十分如意,但也不算差。

后来丈夫搬去小妾院子里住,名声仕途全部要了。张氏伤心了一阵子,蓦然发觉,她的日子其实跟在娘家时差不多,甚至更逍遥,她也就释然了。

苏老夫人失了丈夫的欢心,得了胜似亲爹娘的婆家人,还有一个聪颖上进的儿子,自己常年当家做主,晚年更有依靠,于是越活越年轻。

唯一愧疚的是,对不起被她任性退婚的前未婚夫。

平南将军元家与定北侯张家同为开朝功勋,两家世代交好,武将之家互通婚姻,几乎是约定俗成的惯例。

张氏悔婚,家里劝了劝没下死力气拦,其实也是看出皇帝打压武将势力的苗头,不想惹皇上的眼,索性顺水推舟地成全了她。

后来她有心弥补,便与元家哥哥约定,将婚约传到下一辈儿女手里。

张氏只生得一子,元家下一代也没女儿,亲事没成,那婚约便继续往下传,便轮到了元长庚与苏瑾沫头上。

苏老夫人的独子便是如今苏家当家做主的苏衍,官拜左相,乃是文德八年的状元,一路官运亨通,极得皇上重用。

苏衍娶了恩师之女秦氏为妻,二人琴瑟相和,育有三子一女。

长子苏慎之,年方二十二,颇有乃父之风,三年前一举得中状元,传出父子双状元的佳话。

第73章 会会他去

苏慎之人如其名,品行端方,不苟言笑,孝顺父母友悌弟妹,中状元后紧接着就是小登科,娶了定北侯府的嫡女张幼窈为妻,夫妻恩爱儿女双全。

苏府二小姐便是苏瑾沫。

苏瑾沫出生时正逢苏夫人秦氏娘家遭难,全家发配西北充军,秦氏挂心娘家,千里迢迢追去相送。

秦氏又急又累,半路动了胎气,把孩子生在了河间府,刚好被赵玉枝瞅着空子,暗中动手脚将俩刚出生的小婴儿给掉了包。

秦氏后来得知,她爹娘年纪大了,受不了这跋山涉水的苦楚,半道上就一病不起,连寿衣都准备好了。

万万没想到,老两口无缘无故地突然又好了,仔细一对时辰,正好是她闺女出生那会儿。

秦氏就此认定自家小闺女生来带福旺家,打心眼儿里头就爱得不行,家里几个孩子全都得靠后站。

秦氏郑重其事地请大师给孩子测算起名,得了瑾沫二字,深信不疑地给孩子用上了。

苏相对沫字很不满意,觉得寓意不好;可惜拗不过妻子,也只得随她去了。

秦氏生苏瑾沫伤了身子,调养多年不见有孕,本已经歇了心思,一儿一女凑个好字也足够。

没想到她心思一放宽,送子娘娘反而记起了她,又送了一个儿子给她。

苏家小少爷叫苏敬之,萌哒哒吃货小胖子一枚,被苏瑾沫常拿些吃的喝的收买,算是她的死忠脑残粉。

至于苏老太爷倚重的庶长子一支,却是江河日下,仕途上没有多大出息,自家关起门来度日,倒处得跟隔了几层的亲戚一般,到也相安无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