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嘛。
幸好这红薯也能管饱。
十几万大军,每日消耗的食物也不少。
也不能让将士们饿肚子。
每年边军的粮草都不够吗,除了当地的土地税收移交过去,剩下的都靠朝廷发放。
段文想到这个事情也愁。
前两日,他收到从前一位同窗的来信,为了感谢他给的活字印刷术,说了一点关于京城的消息。
京城那边,现在混乱得不行。
除了几位皇子的母家在各显神通之外,皇帝似乎也越来越昏聩,听说半个月都没有上朝了。
一直在跟那位神医弄什么长生药,还耗费巨资修建什么摘星楼。
恐怕今年的军饷又得大打折扣,到时候还是需要他们自给自足。
边军没饭吃,到时候谁给他们镇守边关?
段文看到这些消息都直摇头,古往今来,年老追求长生的帝王,又有几个得了好下场了?
君秋澜这边,东西都准备好了之后,就回了家。
“爹娘,这粮种我们放在何处更合适?”
直接让段师兄来他们家拉走,是不是太显眼了一些?
哪怕就是说,段文信任苏先生,信任他们,突然从他们家冒出上万斤的粮食,恐怕也不合适吧?
而且让村民们看到,貌似也不合适。
升米恩斗米仇。
现在可能没事,等到以后大家都知道粮种是从他们家拿出来,问题就大了。
段文师兄那边经过统计之后,所有村子里的粮种都是有限量的。
知道从他们家出去的,村民们可能就要想,为什么不给他们自己村子多留点儿?
君郁琢磨了一下,“要不然放到阿彦店里去?”
君秋澜琢磨了一下,“是个办法,但大家都没见到过货物进店,恐怕也不好说。”
这个事情,父子俩说起来就头疼。
而且君郁也想到了君秋澜之前担心的问题,一万多斤的粮食搬回来,儿子得多累?
君秋澜大概是想通了,“就当是健身了吧。”
从前作为太子,还日日锻炼,舞剑,骑马,反倒是现在清闲了,把锻炼身体给落下了。
他总感觉自己腹部的薄肌都快没了。
特别是猫了一个冬。
君郁忍俊不禁,但仔细一想,觉得也还好,只需要搬动起来,一个念想间就能穿越过来了。
事情也还没有那么紧迫,粮种也先没有搬过来。
至于库房太偏僻,容易遭小偷?
问题不大,小偷进了门,都得哭着出去。
红薯在那边值几个钱?
他要的量大,才几毛钱一斤,再加上运费和搬运费,也才万把块钱。
仔细想想,他也算是膨胀了。
现在一次性花万把块钱,居然觉得也还好。
所幸就算是今年即将大旱,折扇的生意倒是不受影响。
扇面用的纸,随时都能买得到,用到的木料,也都是山林里的无主之物。
想到今年的年生太苦了,君秋澜和父亲商议过后,还给大家提了提手工费。
这不,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跟旅游官方文创店的合作也很顺利,以后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了。
就是合同里有一条,君秋澜至少每三个月都要去店里一趟,现场题字。
当然了,出场费是另算的。
关于这点,最开始提的其实是每个月一次。
这对君秋澜来说,原本是一件小事,但考虑到以后可能要去外地拍戏这一类的,恐怕就不是很方便了。
综合考虑过后,君秋澜才提出三个月一次。
刚好这天君秋澜过来了一趟,接到了周沃的电话,让他抽时间过去一趟。
签了合同之后,扇子也送过去了,君秋澜还在微博上宣传了一下,不过他确实是没时间,一直在忙活粮种和种田的事情。
现在人家都打电话来了,他再怎么都要抽时间过去一趟的。
家里还有一堆只画了扇面但还没题字的折扇。
君秋澜还是老样子,十分接地气地把小推车给拿了出来,一路推到了凤城影视基地的官方文创店。
别说,这店铺面积还挺大的。
君秋澜还没来过,店里灯火通明,极具特色的明信片,针织背包,雨伞,还有冰箱贴等等。
其中,他的折扇,单独占了一个橱窗。
上面还贴了一行大字:每日整点,限量发售。
不是整天限量发售,是每个小时准点。
早上九点开门,然后每个小时准时发售,平均三到八把不等。
按照当时的人流量来分配。
同时,也是为了保障一整天都有人进店。
比如你中午十二点没排到,但是下一个小时,又能发售几把,你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