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1章(1 / 2)

赵方初为难道:“不行,你昨儿晚上就没吃多少,现在再不吃等会儿忙起来就顾不上你了,你就吃一口吧。”

杨冬湖被他劝说着拿起勺子吃了一口,只觉一股腥味在嘴巴里弥漫,他实在忍不住,转身又吐了出来。

“不行,我真不想吃,昨儿晚上没睡好,胃里总觉得难受的厉害,一点儿也吃不下。”

“那,那那你要实在吃不下,我去给你倒杯水吧,你喝点水,等会儿我给你装几块儿点心,用帕子包住你藏在身上,要是饿了你就拿出来吃。”

赵方初得了杨冬湖的点头,放下蛋羹起身去倒水。

酸橘子还剩下好多,赵方初在床头也放了几个,杨冬湖往常看见这深绿色的皮嘴里就忍不住冒酸水,可今儿也奇了怪了,竟莫名的很想尝一口。

杨冬湖拿起橘子放在鼻子深吸一口气,顿时觉得胃里的翻腾好了不少,他剥开橘子皮,弥漫在空气里的清香味道更加让人舒坦,闻着这股子清香杨冬湖轻咬下一小瓣橘子,很是惊奇今儿的橘子居然还挺好吃。

第241章 成亲当日

吃完了橘子杨冬湖才觉得浑身的难受稍稍缓解,自家院子里汉子起哄声音极大,他探头想要从窗户看出去却被全福婆婆一把按住了在凳子上。

“汉子哄闹厉害,由得他们闹去,你好好的坐着,这小脸儿长得多漂亮,咱们不去凑那个热闹,来,让婆婆给你添个新妆,乱动碰花了可不好看。”

他一动,全福婆婆涂脂粉的手差点儿没收住,险些将口脂点到脸颊上。

杨冬湖有些不好意思的歉意一笑,继而老老实实的坐回去,全神盯着镜中的自己。

赵方初把喜服摊开在床上,跟在全福婆婆身边听吩咐,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成亲的头面由簪子钗子和发冠组成,加起来共有九件,全福婆给他梳的就是哥儿成亲时寻常的发髻,收拾起来有些繁琐,杨冬湖头一次挽这样的髻子,觉得有些扯头皮。

等杨冬湖收拾好了,盖上盖头穿着喜服坐在床上等着人来接时,外头早已天光大亮。

今儿是个好日子,天也晴朗好看。

迎亲的鞭炮首先响起,鞭炮声响彻本就不宁静的村子,家里养的狗对着鞭炮响起的地方汪汪狂叫两声,接着躲进了厨房里。

今儿村里的孩子好像都聚在了赵家门口,躲过鞭炮声后一窝蜂的涌上去堵在门口要喜糖。

这会儿还不到来席的时候,只有小孩子新奇劲儿大,早早地就堵在门口,他们吵嚷起来比大人更甚,喊哥喊叔喊什么的都有,李子鸿拿了装喜糖的篮子,吆喝一声接着把糖大把大把的撒向小孩堆里。

喜糖里混合的还有喜钱,小孩子们个个眼疾手快,弯下身拾起糖和钱揣进兜里,等到这一阵热闹过去,小孩散开以后地上一个糖块儿都没剩。

抬新娘的轿子是从镇上租回来的,本来抬轿的轿夫四人也该花钱请,不过村里最不缺的就是精壮劳力。

有三个人已经定下了,赵方宇是自家人就不必说了,林嫂子似乎是看在那只野鸡子的面儿上,难得主动的拉林志出来当劳力。

再说李子鸿,他已经开始跟着赵河学手艺好几天了,得了赵家这么大的好处,赵洛川有事儿他当然跑在最前头。

剩下一个是被云德才打发过来抬轿子的云年,云年虽然比他们的年纪都要小,但身量已经长成,他们一家人品行都不错,云年即使跟他们差上几岁,说起话来也不觉得话不投机。

他们成亲两家离得近,轿子就直接停在了朱翠兰院子门口,本来新娘上轿合该有兄长或是亲弟背着上轿,但杨冬湖孤身一人,能认朱翠兰当亲娘却不能拿赵方宇当亲哥哥,好在这也不是强硬的规矩,没有人背让赵方初扶着走出去也是一样。

盖头遮挡后什么都看不见,只能低头透过遮挡看见各式各样的鞋子,周围起哄声音嘈杂,明明是熟悉的院子,杨冬湖却紧张的握紧了赵方初的手。

“没事儿,冬哥,等会儿全福婆就在轿子边上陪着你,绕着村子转一圈就能回来,别担心。”

赵方初回握住他的手,察觉掌心有细微汗水渗出,拿了帕子垫在杨冬湖的手心。

他除了给杨冬湖拿了一些点心掩在宽大袖子底下,还拿了一个橘子藏着。

掀开喜轿的帘子,杨冬湖垂首而入,这几人手臂结实精壮,将轿子抬得稳稳的,绕村子而走的时候,一点儿也没让轿子里的人觉得颠簸。

席面还没开,村里等着吃席的人听见敲锣打鼓的热闹声纷纷凑出门来看,一路村子不大,绕一圈费不了多少功夫,一路鞭炮不停,等他们再回来的时候,轿子后边已经跟了不少人。

赵洛川不能随行,翘首以盼的等在门口,鞭炮声由远及近,他也是这辈子头一回当新郎,心底的紧张不亚于杨冬湖。

轿子停稳以后,鞭炮声才停,全福婆满脸喜气的高喊了两句吉祥话,便朝着身后的人堆开始撒糖撒喜钱,人群争先恐后往前涌,纷纷凑到热闹里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