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斯科蒂在伦敦的公寓里,此刻或许也在和朋友们聚会吧?
她恍惚地想,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披肩柔软的流苏。那熟悉的、深入骨髓的空洞感再次蔓延开来,将篝火的暖意和海风的清凉都隔绝在外,只留下内里一片荒芜的寂静。
菲茨杰拉德敏锐地察觉到了妻子的到来。他快步走到她身边,小心翼翼地揽住她的肩膀,声音放得极轻,带着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盼:“亲爱的,你来了。感觉还好吗?海风有点凉,要不要靠篝火近一点?”
泽尔达微微摇了摇头,目光有些涣散地扫过人群,最终停留在温迪身上,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维持的平静,礼貌而疏离:“那位就是坡先生的朋友吗?看起来很年轻。”
菲茨杰拉德的心往下沉了沉,但他维持着笑容,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自然放松:“是的,他叫温迪。琴弹得很棒,对吧?他的音乐……有种特别的力量。”
就在这时,温迪似乎结束了上一首欢快的舞曲。他抬起头,翠绿色的眼眸穿过跳跃的火焰,视线准确地落在了泽尔达身上。
那目光温和、包容,没有探究,没有怜悯,只有一种仿佛能容纳万物的宁静,如同月光下平静无波的海面。
泽尔达微微一怔,下意识地避开了那过于清澈的注视。
温迪很快便收回了视线,他的手指重新抚上琴弦。这一次,流淌出的不再是热烈的舞曲。
琴音变了。
如同月光悄然洒落海面,又好似夜风轻拂过沉睡的森林。那旋律舒缓、悠长,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柔和包容一切的宽广。它不像是在演奏,更像是在低语,在诉说,在用最轻柔的丝线编织一张无形的网,温柔地包裹住每一个迷失的灵魂。
篝火旁,江户川乱步拉着爱伦坡的动作不知不觉慢了下来。爱伦坡的步伐依然带着窘迫,但关注点已经逐渐从自己笨拙的舞姿上移开,沉浸在了舒缓的音乐中。织田作之助翻动烤串的手停顿了片刻,目光投向温迪,平静的脸上似乎多了一丝专注。就连原本在温迪脚边打盹的卡尔,此刻也抬起头,乌溜溜的眼睛安静地望着这位吟游诗人,蓬松的尾巴轻轻扫着沙地。
菲茨杰拉德屏住了呼吸,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妻子身上。通过揽着对方的手臂,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泽尔达身体的僵硬。他紧张地注视着,期待着琴音能穿透那层厚重的冰壳。
泽尔达依然站在原地,但她的眼神逐渐出现了变化。不再是空洞的疏离,而是仿佛被那悠扬的琴音牵引着,意识缓缓沉入了一片深邃而宁静的海洋。
那琴声温柔地包裹着她,像温暖的海水漫过冰冷的礁石。它没有试图驱散她心中的阴霾,没有强硬地撕开她自缚的茧,它只是……存在着。如同大地承载万物,如同天空包容所有,无声地接纳着她所有的悲伤、逃避和不愿面对的痛楚。
在这温柔而浩瀚的旋律中,泽尔达仿佛看到了一片无垠的星海。星光并不刺眼,只是安静地闪烁着,却又清晰地映照出她内心深处被刻意掩埋的巨大悲伤——那份因失去女儿斯科蒂而碎裂的、从未真正愈合的伤口。
那伤口背后的痛楚是如此尖锐,如此真实,瞬间刺破了她精心构筑的“留学”谎言。泪水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迅速模糊了她的视线。
泽尔达下意识地咬紧了下唇,用尽全身力气想将这不合时宜的脆弱压回去。
——不能哭,斯科蒂在伦敦好好的,她为什么要哭?她怎么能哭?
然而,琴音如同最轻柔的羽毛,带着无尽的悲悯和理解,拂过她心上那道最深、最狰狞的伤口。
它没有说“忘记”,没有说“放下”,它只是低声诉说着:“我懂。我在这里。你的悲伤,被看见了。”
那旋律中蕴含的,是生命本身的韧性,是经历过最深黑暗后依然选择仰望星光的温柔。它像一首低徊的挽歌,哀悼着逝去的至爱;又像一首不朽的赞歌,歌颂着曾经存在过的、无比珍贵的爱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