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3章(1 / 2)

邱和舒说这么多,并不是真要听匡珣的回答,而是想要匡珣知难而退。所以看到匡珣不说话了,邱和苏以为他说的话起了效果,匡珣听进去了。

结果邱和舒一口气还没顺到底,匡珣就又开口了,“我不否认,我的确不知道你问的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我们有的是时间,早晚有一天我能回答上。”

匡珣话里的某个字刺激到了邱和舒的神经,他没了刚才的平静,紧拧着眉心重复,“时间很多?”

“一辈子不叫时间多?”匡珣反问。

邱和舒欲言又止,像有很多话要说,却又什么都没说。邱和舒的沉默落入匡珣严重,则变成了一种无言的鼓励,他以为邱和舒被他说的话打动,心里免不了有些得意,想要再说点什么。

但这次邱和舒却没给匡珣开口的机会:“再过些日子,梁信大概要选新的官员带兵去边疆了,你可以准备上书自请了。”

前后话题跳跃太大,匡珣一时没反应过来,但他心里惦记着这事儿,所以一听邱和舒提起,匡珣就条件反射地接话了,“我记着的,只是怎么说也得等梁存桦事了,梁信才会重提边疆的事。”

匡珣和梁子安把消息放出去后,次日上朝就有大臣弹劾梁存桦,说他目无法纪,纵容手下贪污,请求梁信重查。梁存桦当然不认,立马站出来反驳了,然后又有别的大臣出来指证梁存桦,双方一时辩论不已,失了往日的风度。

冯昭柏并不清楚这其中的事,可梁存桦作为冯家日后的依仗,冯昭柏早就将全部身家压了上去,无论如何梁存桦不能出事。

于是冯昭柏主动请缨为梁信分忧,要去调查这件事,一看冯昭柏行动了,梁慎行那边的人坐不住了,纷纷朝梁慎行看去,准备看他脸色行事。梁靖衍的人也没闲着,站出列主动请缨了。

严格说来,这一幕看起来着实好笑,堂堂皇子德性出了差错,皇子没认错,反而与人争执,大臣更不请责罚而自请调查,真是荒谬。

可就算闹成这样了,梁信都没怒声让他们安静,倒是一脸笑地坐在上边看他们争执,等他们争得差不多时,再从刚才没参入争执的人当中选了一个人负责这次调查。

听到梁信选的人后,举朝大惊,被选的那位官员跟着跪下,直说他能力不行,“还请陛下另择人选。”

其余大臣跟着附和。

但梁信却失了耐心,不愿意再在这世上浪费时间,袖子一甩就下朝了,根本不给大臣再进谏的机会,大臣却没就此放弃,下朝后没急着走,而是去了御书房,想要梁信三思。

结果梁信根本没回御书房,下朝后直接回了后宫,知道大臣在御书房外等他,也只让李公公带了句话过去。至于被选中的官员,当天则收到了梁信让他好好调查的圣旨,许是官员朝廷上说的一席话给梁信的记忆太深,因而梁信还专门在圣旨里鼓励了官员一番。

梁信选的官员叫沈约,进士出身,但因为出生寒门,又不喜结交权贵,入朝为官这么多年,不仅官职不高,还特别没存在感,办事能力更一般。也正因如此,大臣们才更想不通梁信为什么会选这么一个人来查事情。

同样的,因为沈约不喜结交权贵,冯昭柏才更担心。如果梁信选了他这一派的大臣,或者私交与他还不错的,冯昭柏都有信心完美解决这件事儿,不用担心梁存桦出事。

偏偏梁信选了沈约,这就让冯昭柏头大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

冯昭柏私下找过沈约几次,希望他意思意思一下就算了,不要真的让梁存桦吃亏。沈约倒是每次都来见他,却任冯昭柏脸都笑僵了,都没松口应允冯昭柏。

冯昭柏当然会任人宰割,既然好声好气说不通,冯昭柏就想走别的门路,好让沈约明白他不是好惹的。谁知沈约是个硬茬,都被冯昭柏针对了,都没有松嘴,反倒更公正无私,说是不能有对皇帝信任,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写进折子,递交给梁信。

尽管冯昭柏是权臣,朝中更有不少官员是他的人,但天下终归是信梁的,梁信只要不死,冯昭柏终归是臣,梁信要做什么事,冯昭柏没权力组织。

于是官员被革职入狱,梁存桦被禁足,当初一起去治水患的官员或多或少被罚,甚至因为这起案件牵扯出别的案件,梁慎行被罚了半年俸禄,一时朝中半数的官员牵连其中。

不过也有平安无事的,而年长皇子中没被罚的是梁靖衍和梁子安,梁存桦和梁慎行知道这件事后,在屋内发了好大脾气。

“梁靖衍这次不仅没被罚,还因为积极配合调查被梁信夸了,现下他已然成了梁存桦和梁慎行的眼中钉,饶是这件事和他没关系,在他们眼里,梁靖衍也脱不了干系。”说起正事,邱和舒话变多了,“且让他们狗咬狗,梁子安独立在外越久,对你们更有益。”

匡珣嗯了声:“我跟子安说了,让他暂时什么都别做,等风头过了再说。”

邱和舒轻点头,忽然发问道,“沈约是你们的人?”

刚才听匡珣说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时,邱和舒心里就疑惑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