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奸臣之女 第64节(3 / 4)

恩怨,庆林长公主现在也不待见东宫。用她回去跟益纯抱怨的话来说就是:“他居然到得比我还迟!”君不见庆林长公主婚前只是跟东宫王不见王,踩踩陈氏而已,等结了婚,连太子侄子一起讨厌上了。这里面固然有顾益纯的立场问题,更多的还是太子近年来越来越不像话。皇帝对于庆林长公主,那是一个“长兄如父”亲爹式的存在,太子有不孝之嫌,庆林长公主当然要拍他。

有庆林长公主这样的对比,一个字没提东宫,已经把东宫黑得没了边儿。皇帝都没问她“东宫如何”这样的话。两个妹妹素来老实,皇帝就一心觉得她们比较客观,他没宣诸王来问,也是怕有人落井下石。

这里要隆重介绍一下凶残特级的郑琰同学,她没跟皇帝说话,一小丫头、外命妇,哪有那么容易跟皇帝说话呢?她去看苗妃去了,苗妃刚刚放下心事,看到她过来,很是开心:“自打你定了亲,就少往我这里来了。跟我还害羞!”

郑琰道:“哪里来的少了,我这不来了?”

苗妃张罗着茶点,郑琰道:“贵妃别忙了,我陪师母来的,等会儿还陪师母回去呢。”

苗妃戳着她的额角:“你还真是有了师母就忘了别人了!”

“咳咳,妃子这个样子我见犹怜,怪不得……”真是意味深长的省略号啊!

苗妃恨得不行,逮着她好一通挠痒痒。

郑琰头发都乱了,求饶道:“我来帮贵妃了呢。”

“哦?你帮我什么了?”

“这次的慌乱,实是因为后宫虽有位份高下之分,实无人能名正言顺一统后宫、令行禁止。贵妃不妨建言圣人,贵妃一定不要推荐自己,您还要说,您还年轻、您的经验是不够的,后宫多名门淑女,必有人能胜此任。您要推动此事,不但说服圣人,还要说服东宫,请他们一同进言。”

苗妃脸色一变,声音僵硬:“这又从何说起?圣人怎么会听我的呢?”苗妃是贵妃,虽然天子有四妃听着并列,但贵妃是实质上的四妃之首,如果苗妃自陈没资格,比她更有资格的,只能是皇后。推别人为后,苗妃觉得自己还没傻。

直接挖坑,直接埋了

郑琰笑得颇有深意,趴到苗妃的耳朵边上:“不听就更要说了。只要别人知道了,不就行了?”

苗妃模糊觉得这里面另有玄机,一时半会儿也猜不透,小声问:“我脑子笨,你倒是说明白点儿。”

“贵妃哪里笨了?”郑琰笑吟吟的,“如果圣人立后,会立谁?”

苗妃想了想,她谁都不想!也觉得自己最得皇帝欢心,如果不是自己,别人,她一定扯人下马。果断地道:“没有。”

“那不结了?”可是皇太子一定会担心,后宫里有资格升级当皇后的女人,都有儿子了,有的还不止一个。皇太子的亲妈,她老人家连个妃都不是!到时候,嘿嘿。

“昨天的事儿,少不得有人嚼舌头说贵妃一惊一咋,贵妃难道就白听着?总要遮掩而过。谏言一出,贵妃可得贤名。即使圣人有心,不管谁得益,贵妃总有一个首倡之功。这么些年,贵妃难道信不过我?总不令贵妃吃亏。”

郑琰的事迹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起码她不码己方盟友。

苗妃着重地点头:“我试试。”她自己好赖都是皇帝的妃子、诸王的长辈,怎么着都行,她还有俩儿子呢,尤其是亲生的小儿子,可不能落仇人手里——就是因为有这个害怕,她才第一时间通知盟友,最后弄出昨天夜里那一场动静。郑家既不坑人,那就照郑琰说的试一试。

郑琰这是直接挖坑,管你是不是黑的,直接埋了。

以前是不需要,那时候皇帝对太子还很好很维护,有什么需要太子知道的皇帝都会知会太子。而且以前皇帝也不这么病,身边也没有一个由于太害怕而闹了乌龙的苗妃,太子也没像现在这样焦躁。

今时不同往日了,皇太子酒后虽然残了点,野兽的直觉却灵敏了不少,他有一种“被许多人坑”的感觉。为了不被继续坑,有必要做好情报工作。

正好,不知有心还是无意,池脩之请太子的时候说了一句:“太子竟不知道圣人那里的事情?圣人染疾,太子为人子,竟无人告知?”

皇太子周围又被池脩之挖了个大坑!

这个坑萧令行还非跳不可,他不能静等着别人把他爹围了起来而他还在圈子外面。萧令行又与赵逸商议,赵逸有点兴趣缺缺,如果不是因为他侄女要嫁给广平郡王了,光凭萧令行移情别恋李神策的行为,他就能撂挑子。

听萧令行说要安排个中书舍人,赵逸马上提出了反对:“这不是一时半会能达成的!”如看不太透的池脩之,肯定不是太子党,而其余中书舍人,早就各有倾向,最坑爹的是,中书舍人一大要求就是——嘴巴要严。他们被规定不许泄漏机密,一个搞不好,他们反向皇帝告一状,事情就要更坏!

说来不如收买内监或者宫婢,这是最简单的办法。中书舍人有后台,宦官、宫婢就不一定了,他们主要是靠主子,而皇帝年事已高,太子的橄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