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6)(1 / 3)

加入书签

(156)

参加议会的长老们陆陆续续地从楼中走出,直到最后一人离开后,等候在外面的李暻之才被叫进去。

几年未见,张清华与李暻之都变了不少。前者身上那种阴狠沉稳的气质更盛,后者则是身高面貌都成长得更为成熟。

李暻之弯腰行礼:“见过尊者。”

张清华看似淡漠、实则如鹰眼般锐利的眸子在李暻之身上扫视一圈:“不错,这几年你成长不少。”

“还好,只是磨砺得多了,心境自然有些提升。”李暻之的语气几乎和张清华同样冷淡:“我有事想要禀报尊者。”

就像是知道他要说什么似的,张清华垂着眸子,理了理宽大的袍袖,好半天才应声道:“什么事。”

“弟子不肖,想要将斩雪剑归还于师门。”李暻之将之前说给林长老的话一字不差地对张清华重复了一遍:“从此回归凡尘,不再做地间仙人。”

当李暻之说完最后一个字时,屋内便陷入十分压抑的寂静。

挂在腰间的斩雪剑忽地一颤,李暻之抬手盖在剑柄上,全身的肌肉不自觉地紧绷了起来。

张清华看着李暻之,指节不轻不重地叩在椅座把手上,放在旁边的诛异剑小半剑身都悬在桌边,上面挂着的红色剑穗随着他叩击的声音微微荡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慢慢起身,推开廊门,转头道:“过来,陪我走走吧。”

这栋高楼建立在一座观景山上,楼内三层连着一条长长的观景廊。以前人们可以走在这长廊里,慢悠悠地观赏重金砸出来的花海与林景,但因为之前城内粮食急缺,情急之下人们什么都敢吃,这片邶关城最大的人造景观现在已经被薅得只剩无法下咽的石头。

张清华慢悠悠地走在前面,他开口问道:“你为何想要退出山门?”

还没等李暻之回答,他便又道:“听人说,你最近跟一个女孩走得很近?”

李暻之身形一顿,心中浮现出不好的预感。

“年轻人被这种下流、低俗的欲望支配,从而冲动行事的情况,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张清华转过身,看着李暻之:“但那个人是你,我就觉得很意外了。”

他抬起手,指向城中的某一处,问道:“暻之,你知道哪里是什么地方吗?”

李暻之望向他手指的方向,辨认了一会儿后,他回答道:“是施粥的地方。”

“我第一次遇见你的时候,差不多也是这幅景象。”张清华的语气平平淡淡:“人族惨遭天灾妖祸,到处都是饥肠辘辘的百姓,我下山清除祸妖时,正好某处的官府正在城外奉命施粥。”

“但饥民那么多,十口大锅日日不停火,煮出来的水粥也分不过来。我路过那处,周围的饥民看我穿着白净,以为我是富贵出身,便围上前来向我讨要粮食。”

“你的母亲就是其中一个。”他道:“她挤在最前面,瘦成秸秆一样的手臂把你高高举起,嘴里说着不足一岁的孩子肉最嫩了,只要一小袋米就可以吃到。”

“那两年有很多这样的人。”张清华语气淡淡,像是在说晚上吃什么饭一样平常,丝毫没有回忆过往的悲情:“只是你比较幸运,有一个好的天赋,又遇上了我,所以才没有像那些被交易的孩子一样,成为别人充饥的活食。”

“其实我一直都觉得你上山时年纪太小,不像那些五六岁、或者七八岁才入山的弟子那样,看过世间万物、尝过人间酸苦。所以当初二长老赶你下山时我才会同意,为得就是让你见识下祸难之中百姓的哭喊与求救,这样可以让你对拯救苍生、保卫人族有个更加现实的认知。”

“但我没想到,你下山历练这么久,见识过那么多的苦痛,却还是被这些下流欲望所支配,生出了这么不成熟的想法。”说到此处,张清华的脸上终于有了些变化。他微微皱眉,像是有些痛心疾首:“你看不到远处,难道还看不见这城中百姓因祸妖和邪异而承受的凄惨吗?”

说完后,张清华看李暻之依旧没有动摇,便继续道:“你下山之后打算做什么?跟那个女孩一起过普通人的生活吗?先不提那女孩,当你回归于平凡后,你能保证自己的感情始终坚定不渝吗?你有信心战胜生活中看似微小、却反复不停的波澜吗?”

“我们这种不问俗事、偶尔在生死间搏斗的人会向往平凡是很正常的事情。”说了这么多的话,张清华的语气依旧听不出有什么情感波动:“但凡事都有两面,你现在为了所谓的爱恋选择离山,又怎么能确定你以后不会后悔呢?”

“就算后悔,那也是以后的事。”李暻之说道:“现在,请尊者允许我归还佩剑的请求。”

见李暻之不吃软,张清华便收了眼中那难以察觉的柔和,转回了他擅长的冷硬。

“若是我不允许呢?”他问:“你会如何?”

“”李暻之沉默了下来。

抛开万剑山强制将重望压在他身上的事,万剑山确确实实将他养的很好,甚至很多亲生父母都做不到如此倾尽心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